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Club Penguin以7億美元售出,邊陲小鎮也可面向全球




上周美國網路界最大消息,應該是兒童社群網站Club Penguin被迪士尼Disney以7億美元(230億台幣)高價收購,其中3.5億美元以現金支付予創辦團隊,另外3.5億美元若在三年內達成若干目標則可支付。Club Penguin和台灣的BabyHome類似,於2005年由三個爸爸創立,爸爸們除了平常工作以外,似乎還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在業餘時間為自己孩子做點東西,沒想到這無心的一做,竟為自己與全家人賺到了一輩子不必再工作的巨額財富。目前Club Penguin已有1200萬名會員,單月有470萬名不重覆使用者拜訪,比去年同期增加二倍,仍在快速增加中。
Club Penguin的目標使用者是六歲以上的孩童,很像之前寫過的「芭比娃娃.com」CyworldHaboo Hotel Gaia OnlineMeezZwinktopiaRunescapeStardollWeb KinzNeopets,利用flash介面打造出一個多彩繽紛的虛擬世界,讓這些小小會員在裡面交流,從加入會員界面開始,就大量使用炫目的flash,同時還技巧性的教小小會員「填入你父母的email住址」,讓爸媽來親自確認允許小孩可玩這遊戲,也順便杜絕重覆會員申請。每次登入,就像玩線上遊戲一樣必須先「選主機」,然後進入一個由flash營造出來的小世界中,和其他「企鵝」聊天,並且可以參團、買東西、打扮企鵝等若干事。迪士尼併購案顯然已衝爆了Club Penguin的伺服機,晚上尖鋒時間速度非常慢,試用者要有耐心。而Club Penguin確實打中了某些小年紀或家庭媽媽的「甜蜜點」,美國有個部落客說他老婆超喜歡Club Penguin,並悉心寫了一篇感想,假如老婆都在用了,這就一定是個好玩得會爆紅的作品,和Wii創造人宮本茂說的如出一轍
最有趣的是,這間公司就像上周寫到的公民媒體NowPublic,位在不怎麼有網路創業氣氛的加拿大西岸,更扯的是,它甚至不在第一大城溫哥華,不在第二大城Victoria,而在鳥不生蛋的卑詩省內陸地區,一個叫做Kelowna的小鎮。Kelowna?花特?Club Penguin竟位在一個連住在溫哥華的華人都不大知道中文譯名的小地方,創立的時候沒有創投資金,它就算想募資也一輩子拿不到創投資金。如果有人在Kelowna說要開網站,大家肯定會建議他們,還是去開個酒莊,或開個花旗參農場卡實在啦!結果,這三位爸爸終究還是創了Club Penguin網站,網站的特性就是這樣,據說前前後後三位爸爸也只投資了1萬美元(33萬台幣),靠這筆小投資和二年的時間,成功吸引到全世界的眼球。
以及…..鈔票!Club Penguin採用「freemium」的收費模式,一般會員免費加入,但若想享有更好的服務,就得付6美元(200元台幣)的月費,而它的1200萬名會員中,有大約5%的會員願意付費,從這70萬名付費用戶中,Club Penguin一個月便可做到420萬美元的生意(新台幣1.4億),今年總營收可望達到6500萬元(新台幣21億),自去年同期2000萬美元增加300%。這個營收數字是台灣的104人力銀行去年全年營收的兩倍;而Club Penguin的淨利高達3500萬美元(11億台幣),利潤空間高達50%,是104的三倍,更是PChome Online不知幾百倍。而這些錢,這些實實在在的錢,是由三個爸爸坐鎮在鳥不生蛋的小鎮中,足不出戶,百分之百從國外賺回來的。
很吃驚嗎?其實,當你的網站有500萬名以上會員時,獲利模式馬上可以變得簡單了。向育成長官報告獲利模式時,記得我也是預估5%的會員付費,結果大家對於我的預估非常驚訝:「今年虧幾百萬,明年就要賺一億,怎麼可能?」但我說,你看,這只是這麼一千萬目標會員中的5%,每個人都付若干小零頭的年費,我們一年就可以賺這麼多錢,簡單的乘法,分毫不差。廣告也是,以CPM來計算,會員這麼多,在PV可比擬入口網站的情況下,怎麼算都是荷包滿滿。看到台下的長官依然驚甫未定,我心中還想,我們還會繼續創造更新的獲利模式哩,只要再想出第三種合乎社群網站的創新獲利模式,就像Google的關鍵字廣告獲利模式當年想都沒想到一樣,短短五年內可以衝破電子工廠熬了二十年的獲利模式。當然,這件事充滿了風險,而所有的所有的風險,都集中在「這個網站是否真能彙集1000萬名會員?」這個關卡上面。
因此,會員是社群網站最大的資產。以迪士尼每年賺350億美元來看,Club Penguin每年的6500萬每元營收足以讓104股價漲三倍,卻只夠迪士尼塞牙縫。因此迪士尼買的是那1200會員,以及這個足以吸引這麼多會員的優質產品與團隊。這起併購案告訴我們一件值得振奮的事--「社群網站人人愛」,我們不只期待Yahoo!、Google、AOL、微軟會繼續去搜刮社群網站,還有其他許許多多我們想都沒有想過的公司,譬如Sony、Viacom原本也打算和迪士尼搶買Club Penguin,許多國際大公司現在都想擁有一個高人氣的社群網站。而這些社群網站雖然還沒「上市」,由於身邊太多求婚的男士,行情已經確定在「至少3億美元」,這些公司繼續在購買中,也讓未來搞社群網站的創業家,有了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只要你有辦法讓會員數超過1000萬,你就值了3億美元。」
所以,每當有人不懷好意的問我們Web 2.0網站的營收模式,我有時會當場扳起臉:「我們沒有營收模式。」
看對方的雙頰漲紅,眼睛就快噴出火燄,腦子開始呼嚕呼嚕的運作,準備帶著2000年當時幾千萬名網路投資人的幽魂來跟我討債,要從我身上把那些資訊人時代燒掉的錢,從我這個無辜的創業家身上,一次全部討回來!
頓了五秒,我才慢慢說:「Well,我們現在只忙著衝會員base,有了會員base,我們規畫了二~三個營收模式,但這模式是怎樣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怎麼到達那個會員base。這兩個常常互相衝突,每當有衝突,我們總是選擇先把獲利放旁邊,先衝會員base。」當一個網站達到那個會員數,我們的選擇就變得很多了。我們可以和策略創投談合作,可以一次推出好幾個獲利模式,可以繼續追尋上市櫃的可能,當然也不排除和大廠談高價併購。但,若沒到那個會員數,表示根本沒有「打中甜蜜點」,不但廣告商難談,連那些初期會員都留不住,更別想要從他們身上賺到任何的錢。
每次看到像Club Penguin這樣的公司,在一個鳥不生蛋的Kelowna,做到全世界的生意,我真的想吶喊,「Kelowna都行,我們為什麼不行?」
昨天有網友要我談談這次在台北舉行的維基年會Wikimania 2007,我這幾天去逛了一圈,對那裡的「氣氛」尤其感到震憾,令我想到大學時代全班一兩百個同學擠在大堂等考期末考,有人坐在桌上,有人坐在地上,有人講話,有人到某會議間去,這樣的感覺和Computex這些大型會議很不一樣,台灣若將大型會議辦得好,應該不會太難,但這次Wikimania這種非常美式style的年會,竟能在台北的劍潭活動中心複製出一個如此free style的環境,台灣的負責人員表現得太讚。不過,同時也因為表現得這麼好,有一股遺憾更在心中慢慢擴散開來…。
什麼遺憾?或許台灣,乃至整個中國,甚至乃至分布在全球的華人世界,或許都少了一批人。這一批人就是,在心態上,真的想出國去比賽的人。現在大家都是比較「向內」,而不是向外。也就是就算出國比賽,是要把獎杯拿回來光門耀祖,這個「耀」是向自己的相親父老來耀;而就算真的出國比賽,也是希望將台灣的文化介紹給老外,只要老外吃了一口我們的粽子,就手舞足蹈。我們就像原住民,求的似乎只是我們的文化可以讓全世界看到,可以繼續和其他文化並存下去,而不是把全世界整個舞台都佔起來變成我們的。
奇怪的是,華人世界有大量的「海歸派」回鄉,包括我自己在內。但我們這些回相鄉的「海龜」們,有幾位真的是要幫忙鄉親父老「向外」?還是只是拿海外學來的東西回到鄉里,打算開發這裡的本地市場,企圖「向內」?我們這些人,既然已經看到海外有多大,更應該有這樣的責任心與野心,率領這裡本地最強的團隊,往「外」去拓展疆土;沒錯,海外的世界我們已經經歷一次,或許沒這麼好玩,或許沒像在故鄉發揚光大這麼「爽」,但假如一輩子只能做一件大事,我們應該希望是做在全世界60億人的頭上,而不只是做在2800萬民眾的頭上,這樣才叫真正的「爽」,不是嗎?
有人說我寫的好,我感激在心裡;也有人對我的文章充滿微妙的情緒,對我一些用字遣詞非常斤斤計較,我目前傾向懶得理睬,大家就在雜誌幾個專欄、幾千名讀者,這算什麼?我想出國比賽。小島上要怎麼吵就讓他們去慢慢吵,吵得整個小島都是聲音,我也聽不到。或許,我就是已有深耕心底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或許,我就是想和老外一較長短;或許,我就是有一些關於60億人的夢想,但,這些至少是「對外」的,我的臉是朝外面的。由「內」而「外」,身體做一個小小的轉向,整個創業的視野會全然不同;我不知道還能在這裡寫多久,但我想在我停筆的那一天,希望真的能找到幾個人,和我面向同一個方向。鳥不生蛋的Kelowna都行,我們,為何不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