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星期四

Google推出OpenSocial,重點是在「人人皆可當寄主」



最近有幾個關於社群網站重大消息,尚未提及。第一是Facebook被微軟以2.4億美元投資,使Facebook估值高達150億美元,超過了百度的市值(131億美元),並且是分眾傳媒市值(70億美元)的2倍。而240億million美元這筆錢在美國理應足夠買下第五大或第六大社群網站,讓比爾蓋茲自由操縱,這次卻只讓微軟買到1.6%的Facebook股票,還甘之如飴。不過,這件網路界大事,我卻傾向將其當作一個買包爆米花吃吃、隨時可離座、以後再回來看看的電影,在旁看看聽聽就好,不必激動。第二件事是謠傳由新加入Google大家庭的「小布」所領軍推出的社群網站新聯盟「OpenSocial」,從兩個月前一個月前開始一波波的報導,一路報到兩周前一周前…,至上周為止,我對這件事的看法仍是一部「隨時離座的電影」,看看就好。為何?Facebook目前這麼紅,主要也是因為目前它站上已引來了七千三百七十三支應用程式(application),但這些程式平均的創意之「薄」,已愈來愈趨近於Flash Game的深度,現在,Google又拿著OpenSocial要慫恿鼓勵創業家,「趕快再來幫忙寫程式哦?」
不過,隨著上周四Google正式公開OpenSocial官方網站,情況似乎不是我們想像的這樣。
OpenSocial是一個大平台,讓插件創業家(或稱應用程式廠商)寫出的同一個插件,可以「插」在好幾個社群網站(OpenSocial稱其為「寄主」、host)裡,資料並可以在社群網站間流通。目前OpenSocial已獲得擁有2.6億名註冊會員、1.2億有效會員的天王MySpace首肯加入成為「寄主」之一,歐洲天王Bebo也隨之報名加入,而Google自產的社群網站Orkut當然已是寄主,「社群五強」除去Facebook外剩下的兩強hi5Friendster也早就加入,其他響應的網站公司還包括engage.comHyvesimeemLinkedInNingOraclePlaxoSalesforce.comSix ApartTianjiViadeoXING。以這篇文章來看,若硬把這幾個社群網站全部加在一起模擬OpenSocial的未來可掌控的流量,已達Facebook的五倍。因此Facebook自己,竟然也一改狂傲作風,在第一時間就語出驚人的「表態」:「我們也想加入!」但,擁有多位「重量級寄主」,並不是OpenSocial令人興奮的重點。
當我們看到專家們開始讚歎,你看,有了OpenSocial,現在寫社群插件,還可以「寫一支程式,用在好幾個社群網站!」再也不必只能限制在Facebook裡面run,受限於Facebook封閉式系統關在裡面慢慢run,還得忍受馬克小子的自大。他們讚歎,哇!插件創業家從此可以用JavaScript和HTML來做這些新插件,不必麻煩的照Facebook要求的tag語法了;哇創業家說不定還可以放自己的Google AdSense廣告!哇創業家說不定不必經過申請手續就可以馬上做東西……,但這些,也都還不是OpenSocial令人興奮的重點!
我發現,我們把順序搞錯了。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發現創業家跟著社群網站這些「寄主」,幫他們製作應用程式,省力歸省力,省行銷歸省行銷,卻無法讓創業家成功脫離「寄主」所設下的活動範圍,幫自己加分。搭在寄主身上幫自己加分,「繞太遠了」,通常要加分的話,「寄主」一定要是獨大的狀況,譬如台灣Yahoo!奇摩推出新服務,由於「大家都用它」,新的服務容易推廣出去。但創業家若要挖新的生意,跑去Facebook,挖到的也只是那些「Facebook使用者」的使用習慣,Facebook畢竟仍有許多競爭者,那些不習慣用Facebook的人,一輩子永遠不會使用到創業家精心製作的插件。而這些Facebook使用者的使用需求,Facebook本身很有可能已經發揮殆盡,社群網站最好玩的可能就是最普通的Poke、Wall、Feed而已,Facebook可能已將點子全部做掉了,所剩下的空間,只剩破碎零星的需求,所以目前Facebook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在Facebook全體五千萬名會員之中的「佔有率」仍不超過10%,而且集中在iLikeRockYouSlideFlixster做的一些關於音樂、電影、影像的基礎產品;一般創業家做紅的皆是一些superpoke、superwall的東西,雖然又酷又好玩,但頂多來個300萬會員、無法長長久久;而且既然順水進來,也可以順水出去,門檻低 ,既不能賣掉也不能變現。當然你若做的是譬如VoIP高階技術像Jajah,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這段已經不同於網路創業的「創意勝」了。這些都是寄生在「寄主」下不可避免的宿命。
這樣看來,Facebook應用程式似乎是給高中生創業、給「善搞」玩玩的,一般創業家想「搞大的」,恐怕不太適合。那OpenSocial這個新東西,和我們到底有啥關係?尤其對於住在華人世界有興趣創業的我們,OpenSocial又代表著什麼?
我認為,OpenSocial真正有趣的,是讓創業家「自己也能當寄主」這件事。直到幾天前我們才從官方網站知道,Google除了公佈創業家可以使用的API以外,也公佈了「寄主的規範」。這就有趣了!
從官方文件看來,OpenSocial規範了「會員」(Friends)、「動作」(即News Feed)、「資料」(Persistence)等三個API,讓瘋狂的插件創業家使用,可以用來「增加或移除朋友」、「增加或移除應用程式」、「將個人的動作記錄下來」、「取得某個會員與他的朋友的動作記錄」、「儲存或取出此軟體或每個使用者專用的資料」。應用程式開發廠商可以自由的萃取好友名單,吸入及吐出「大家做了什麼事情」,並自由抓取每個使用者提供給社群網站的公開個人資料來做些有趣的撮合。反過來想,要當「寄主」也很簡單,基本上只要先將你自己的網站開始支援Gadgets,即在個人頁面設計上可以嵌入插件,然後,並只要一個網站照著Google的規範提供上述的API,就可以吸引那些成千上萬的開發廠商的應用程式過來。馬上、立刻、就在今天!我們可以做任何網站,加入最基本的社群功能(照它規範也只需要加入最基本的三件事:個人資料、朋友名單、動作資訊),就可以恣意的讓那些成千上萬的廠商,幫我們單調的網站添加新東西。你可以說,「Let’s go shopping!」到那些插件中挑選,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目前一共有23個OpenSocial的插件實例已經完成了,它們不是競爭者,而是已經做好擺在架上,可以隨時讓你運用為你的網站添加樂趣的小程式。我們可以想像,等到OpenSocial也累積到像Facebook那樣七千多個插件,一般網路創業家的資源,就海涵七千多個了!
真正有深度的創意,來自這些寄主,而不是那些插件。想當「寄主」的網站,怎麼玩這些插件?我們仔細看看Google公佈的「第一批寄主」名單,看到了Oracle。嚇,它跟人家搞什麼社群?從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像Salesforce.com也希望帶來更多有創意的社交應用程式,提升它們會員使用的程度。另外,名單中還包括大陸的人脈社群網站天際網,更是直接暗示我們這種玩法。天際網顯然不是希望中國大陸內地的開發者,而是寄望在美國得開發者,以及和美國其他社群網站作資料的流通,以海外之力,幫助它來和大陸內部其他網站競爭!試想,台灣的社群網站一間公司只有不到十個人,開發什麼都比不過大網站的速度,這時候,不如讓全世界成千上萬的插件開發廠商為你開發好七千多個元件,你從中挑選出20個最適合本地民情的,免費幫他們翻譯成中文,透過OpenSocial的程式介面,深深的嵌入自己設的寄主網站中,瞬間就有20個新元素了!
甚至,目前台灣競爭最烈的Web 2.0型態網站如書籤網站、藏書網站、推文網站、Twitter型網站都可以導入外國人做的新的應用程式插件,透過OpenSocial的API瞬間深深的綁在一起。另外還有在台灣很蓬勃的電子商務網站們,只要再多加一點點社群的味道,也可以導入這些應用程式。繼續發展下一步。我們可以架設各種奇奇怪怪的網站,只要做出最基本的社群架構,然後再外插幾個已經存在的OpenSocial插件即可變成一個功能強大的網站,說不定有一天連架構都不必做,Google另外幫你做好,每個創業家不必懂半行程式就可快速的實現點子。OpenSocial竟然可以做到完全Open,也讓點子解放了,我們幹嘛繼續寫插件,插件已經有太多小朋友在幫你寫,現在,讓所有渾身創意的創業家,人人都來當「寄主」看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