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FUNCK】吳老師與郭董事長的Monster 3.0

本站客座博客FUNCK,「到台灣找我玩,同志!」站長】我並未出席去年底吳昇老師發表Web 3.0-NuWeb那場記者會。但在閱讀了NuWeb官網以及一月份諸多部落客的討論之後,我壓抑著一種興奮,想等到Vista問市了再一塊兒說。嗯!現在該整理一下思緒了。
Google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這幾年劇烈地演化、成長。這段時間裡,你可能發現一件很妙的事情,那就是許多人於90年代養成在client端個人電腦上的作業習慣,一件一件地被挪到server端的web介面上去了(以下簡稱server端為「上面」、client端為「下面」)。收發e-mail、寫日誌、管理照片、管理bookmark、文書處理、聽音樂、看影片…..全部都從下面給挪到上面去做了。在這過程中,「協助人類處理資訊」這塊事業版圖上,漸漸地形成了兩個輪廓清晰的對立陣營:以Google為首的上面陣營,和以Microsoft為首的下面陣營。
Google茁壯的邏輯很簡單:只要越多關於資訊處理的事情得在上面做(不一定由Google本身提供服務),「祂」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發展空間就越大。相反的,Microsoft的作戰邏輯則是:只要越多關於資訊處理的事情得在下面做(不一定由Microsoft自行開發應用),「它」可以做的生意就越多,生財機會就越大。但是這幾年下來,Microsoft似乎陷入了頹勢。許多短小精幹的web application公司紛紛冒出頭來隨著Goolge的神威起舞,迅速產生加乘的效用,把user的使用行為和系統資源需求,硬生生地扯到上面陣營去,威脅了Microsoft概念陣營下的client端軟體業,甚至是硬體製造業的成長空間。Microsoft的頹勢直到今天Vista問市,我認為很可能還看不出來什麼扭轉的端倪。我不曾持有Microsoft的股票,但純粹就一個看熱鬧的立場,我心中不禁起了個問句「難道一切將被拉到上面,一去不赴返嗎?」
看到吳昇老師的Web 3.0-NuWeb,我又純粹就一個看熱鬧的立場,心中起了個驚嘆句「機會來了!」。與其說這是Web 3.0,還不如說這是將有可能把Google拉上去的事情給扯下來的Monster 3.0…..的蛋。
請容我岔個題。人類社會有一件事情很久沒改變了,那就是生產者、媒體、消費者三者之間的關係。消費者免費(或低價)使用媒體,媒體出賣流量給生產者,生產者出賣商品或服務給消費者以換取資金。這個模式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扮演這三種角色的人來來去去。而今天Google之所以能把大家手邊的事情都給拉到上面,「祂」所立足的角色題材正是「媒體」,也就是生流量的那個人啦!所謂「user手邊的事情被拉到上面」,其實正意味著user日常數位作業的某些環節被web application給「免費化」了。在這些環節上,user的眼球也被Google的上面陣營轉賣給製造業,製造業便藉此合理的機制(廣告)從user身上把錢賺過來。
回到正題。想要把Google拉到上面的事情給扯下來,不妨就跟「祂」一同站在媒體這個角色上來扯扯看。Google陣營用滿城的伺服器和嚇死人的電費把user日常數位作業的部分環節給吃下來,看似無限量地供應十方眾生免費的營養午餐,但其實還有兩件事情基本上是要user自費的(拿出貨幣來換的):傳輸、硬體。而client端的硬體正是「下面」的大本營,也是application原生的載具,所以只要把application綁在硬體上當成免洗筷送給大家免費用,就有可能把上面的事情給扯到下面來。
我看到不少網友們對於NuWeb的感想,有一個大宗的疑問「有什麼理由讓user改習慣在本機上寫blog、分享照片?」。說真的,除了「免費送我一台可以在本機上寫blog、分享照片的筆記電腦」之外,我也想不到別的理由。但是接著可能又有人會質疑「電腦又不是免洗筷,可以用送的?」。我想說「對!電腦早該用送的了!」。請容許我舉個例子:若我是個常吃麥當勞、長時間使用電腦、很少看電視的傢伙,又若這個社會裡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我,那麼麥當勞當下該做的事情,很可能就是fire掉王建民(我跟王沒有過節)和麥當勞叔叔(我從小就怕小丑),然後把行銷預算拿來跟富士康的郭董事長訂一批內建NuWeb的筆記電腦送給我這個滿肚子麥香堡的忠實肥仔。當然啦!我可能就得委屈一點接受一台長得像麥當勞大包薯條的筆記本,開機畫面鎖死在「I’m loving it」,我寄出的e-mail也會有個寫死的簽名檔-金黃色的大M,我建的blog一定有刪不掉的一個區塊專門輪播麥當勞最新的廣告,我的CPU風扇還會不時飄出薯條的香氣。誰教我想省下買電腦的錢,卻又愛吃麥當勞呢?!
姑且先不談到把「傳輸」也給免費化的議題。對於想換電腦或是從來沒有用過電腦的人(如第三世界國家的學童),吳老師的NuWeb綁入郭董的免費電腦,是個可構成使用理由的個人資訊處理解決方案。吳老師的Web 3.0若能實現,那有可能會是一隻寄居在client端的媒體Monster 3.0,把Google拉上到上面去的「流量大業」給扯下來。當然啦!我並沒有給Monster下「善」或「惡」的標籤,而這隻Monster 3.0是否能成形,還是得看郭董概念下的硬體製造業Monster,能否將製造業的產能精算成一塊合理的媒體業的餅來做,否則NuWeb可能也只能是Monster 3.0的蛋吧?!但是我仍舊期待且深信著,總有一天,會一隻Monster 3.0送我一台免費的筆記電腦。畢竟,在明朝,免洗筷也可能曾是天方夜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