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不用先生」的VIA商業部落格


「UltraMobileLife.com」看起來是一個部落格,但裡面擺著「VIA C7-M ULV processor」「TableKiosk eo UMPC v7110」的廣告,而且上下左右處處都可看到「VIA We Connect」的標誌,原來,這是一個專為威盛電子(VIA)的UMPC晶片組與內建UMPC平台的相關產品所設計的一個「商業部落格」,作者是在威盛電子國際行銷部門任職的Bjorn Stromberg,他名字中的「j」以「約」來發音,念起來就像「不用」,他說,「不用總比沒用好。」這樣就很容易記起「不用先生」的名字了。不用先生是瑞典裔美國人,身材並不像許多老外太高有距離感,反而親切自然,在美國念大學時他可是精通Maya的3D藝術家,畢業後自修程式語言,架設過圖書館的資料系統,後來和認識多年的女友回到女方的故鄉,雖然此緣後來告終,卻讓他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加入了VIA的國際行銷部,目前此部門中有七個老外,佔了整個團隊的一半,而不用先生主要的工作就是為VIA的Ultra Mobile PC平台作行銷企畫,平時base在新店,每月固定得飛舊金山、紐約、北京等各大城市,生活忙碌且充實。
不用先生表示,VIA並沒有所謂正式的「部落格策略」,他不是專職部落客,主要工作是在行銷而非寫部落格,他所寫的部落格只是行銷人員自發性寫的,是工作的一部份。不過UltraMobileLife.com開站半年下來,他也覺得部落格的確是與目標消費者很棒的一個溝通工具,尤其VIA打全球市場,只提供平台,相關終端產品又多得數不清,憑幾位行銷人員不可能跑遍全球,透過部落格,即使人在台灣的新店,也可以在地球另一端的搞行銷,目前這個英文的部落格的觀眾,大多也都是台灣以外的海外地區。至於VIA這些商業部落格到目前為止是否有任何量化的數據顯示它們的效果如何,「不用先生」並未多加著墨,只笑稱部落格自己的廣告營收肯定可以平攤開格的費用,其他無形的效果形同是免費換來的。
不過,由於「不用先生」玩部落格已玩了一陣子,會架架構,改程式碼,也會做一點點視覺設計,所以除了他自己的UltraMobileLife.com部落格及個人的部落格「不用之星」之外,其他同事的商業部落格,也是請他架設維護的,他的主管Mr. Richard Brown所開的私人部落格「BrownKnows」,記錄一些平常旅行中的點點滴滴,也由不用先生幫忙設立。在部落格的架設上,他習慣使用Joomla,並善用一些相關工具,譬如Joom!fish,讓他的部落格隨時可支援多國語言,此外他還自己撰寫Anti-spam程式。假如下次看到另一個掛著VIA商標的商業部落格,應該又是不用先生幫忙做出來的。
不用先生開站半年,透過部落格嘗試過寫文章、辦活動,他上周更嘗試了新玩法:「開箱影片」 (unboxing video)。所謂「開箱影片」就是「開箱照」的下一代,攝影機照著一個人在打開一個新產品的箱子,打開塑膠套,秀一秀外觀的前後左右,試試幾個功能,最近一篇《華爾街日報》文章將「開箱影片」稱作已成熱愛科技產品人士間如同豐年祭神跳舞般的宗教活動(ritual),「觀賞別人打開箱子,那種興奮感覺只比自己擁有差了一點點。」《華爾街日報》舉例一個Sony PS3的開箱影片,不到幾天就吸引7萬人次閱覽,而不用先生上周所設計的「開箱影片」效果也不差,八分鐘的影片,一個周末下來就有吸引了1萬人次點擊觀賞。
不用先生到底放了什麼「開箱影片」?採用VIA的UMPC平台的其中一個產品為UREN V1,目前只在韓國買得到,他請韓國那邊寄了一台過來,自己在會議室拍了這麼一段「開箱影片」,上載到YouTube,然後將播放小螢幕嵌在自己部落格裡,八分鐘,看「不用先生」在那邊東挖挖洞,西摳摳,秀一秀所有的插孔,一邊開機一邊幽默的說明,後面是美觀的烤漆深黑色紙盒。這部影片除了一周末吸引1萬人次,還被20幾個部落格引用,該篇文章的14個留言中就有5則詢問了「哪裡可買?」、「幫我買一個吧!」
企業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部落格的事,有些主管或許也認為導入一套合適的「部落格策略」,應該會有一些不錯的效果,所以,這部份還沒被充份發展,就已經先被企管老師濫用成「假根」。目前,所謂的「部落格行銷」在專家的口中可分幾點描述成譬如「xx點要訣」的結論,我自己在經濟日報寫「企管2.0」專欄時也注意到幾篇關於部落格行銷的文,大多是企管講師自己收集的資料,裡面提到要互動、提到留言,提到怎麼管理部落格,我認為都沒有掌握到部落格最可怕的潛力,現在就把這些東西提出來,反而造成企業人士認為「部落格就這樣嘛,沒啥了不起」的反效果。我很想問問這些將「部落格行銷」講得斬釘截鐵的老師們,他們所訪問的人或他們自己,有親身開過部落格並成功靠它賣了產品或提升員工貢獻度嗎?是經由刻意的題目撰寫的還是誤打誤撞的?有數字嗎?這是行銷的基本,但全世界上現在並沒有這樣的東西。
「部落格行銷」,講得愈斬釘截鐵,或許就愈不可信,現在就貿然裁定一套斬釘截鐵的部落格行銷大計,也是太操之過急,因為部落格行銷這檔事在全球都還在嘗試中,Adobe/Macromedia的員工部落格Dell電腦的主管部落格Google的黑板報、還有其他一大堆Web 2.0網站的官方部落格,以及《商業部落格》一書所舉出之微軟、昇陽、迪士尼、及通用汽車等於外或於內的部落格實例,都是出生不到一兩年的小嬰兒、小baby,數字都還沒出來,哪裡來的「xx點要訣」,哪裡來的斬釘截鐵?
商業部落格的未來絕對是無垠無涯,我覺得與「不用先生」對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我有一些想法,他有一些想法,都是尚未經過證明的,但我們倆都想在部落格上試試看,討論這些事情實在挺有意思,譬如,分析線上IM公司Meebo如今已成傳奇的部落格策略,我們認知它最有效的部落格策略竟完全不同(他認為Meebo最棒的策略是首頁進去就可看到官方部落格最新的entry,我認為最棒的策略是開站之初採Power Blogging找來流量大的意見領袖向他們透露產品細節,讓他們在自己部落格引用官方部落格並分享自己想法)。我很欣賞「不用先生」對部落格的積極度與實驗精神,因為商業部落格還在嘗試中,現在要做的是不斷的試新的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在學習與摸索出威力更大的新方法。企業與其連忙聽企管老師設計一套「部落格策略」,不如先設計一套「嘗試部落格的策略」,Roadmap攤開,一段一段進行,未來的發展更不可限量。
不用先生平時畢竟忙於工作,還有一些部落格行銷的小工具小方法,或許尚未來得及使出來;假如他有多一點時間,或許有機會嘗試更多其他的創意策略,華人世界最成功的自有品牌大廠之一的VIA也可以為這兒的傳統產業作個示範,如何利用部落格行銷全世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